抗日战争时期,为了存续教育火种,华南高校的教育先师心怀国家,回迁粤北坪石,艰苦办学,被尊称为“坪石先生”。广东省档案馆馆藏名人吴壮达就是“坪石先生”之一。

广东省档案馆始终重视“坪石先生”档案的征集工作,曾多次组织人员赴粤北地区调研。为进一步做好馆藏名人吴壮达的档案补充征集工作,启动著名人物丘琳的档案征集整理工作,2024年3月14日,广东省档案馆邀请丘琳、吴壮达教授的后人丘文东、丘志斌、吴冰、吴杰明等来馆参加口述历史分享会,讲述中山大学法学院“坪石先生”后人寻访前辈故地的故事。

在交流环节,参会嘉宾分享了寻访前辈足迹的情况,讲述了两位“坪石先生”在中山大学法学院任教的交集、随校东迁至蕉岭的过程和两人在60年代同为广东省政协委员的经历。丘琳是爱国诗人、教育家丘逢甲次子,曾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兼办公室主任,广东省政协常委、全国政协委员,是广东省民盟、台盟创始人之一,他继承发扬了先辈的爱国精神,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一生。在中大工作期间,丘琳与吴壮达先生拥有许多相似的经历,关联性很强。吴壮达先生曾任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,广东省政协委员、台湾省地理学会理事等职,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事业和地理学研究工作。

会上,“坪石先生”后人代表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了档案,包括中山大学法学院出具的丘琳同志介绍书、丘琳小传等珍贵手稿,以及吴壮达先生撰写的论文与相关出版物。进一步丰富了我馆名人档案馆藏,为传承和弘扬好“坪石先生”精神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支撑。

1712725137481081861.png

1712725168996033856.png

1712725214865048991.png

1712725242918082303.png


(省档案馆征集整理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