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挥档案作用,解决民生问题,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档案凭证,是档案部门服务人民群众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。
广州市民温先生,2022年面临退休,在办理确认养老保险金工龄认定过程中,因缺失了当年人事部门批准用人单位招录其为固定工的相关档案,导致无法认定完整的养老保险工龄。据温先生反映,他是1983年至2001年在原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下属的广东省唱片公司工作,如果找不到调入证明,他将会被少算18年工龄,养老金会大大缩水,严重影响到晚年生活的幸福感。接到温先生的查档申请后,广东省档案馆接待人员在1983年馆藏省广播电视局和省劳动局档案中展开搜索,反复多遍均未查获。接待人员反馈查档结果时,温先生失望焦急地说:“我是1962年6月出生,下个月就满60岁,本月正在办理退休手续,社保局给了我一个期限,时间很紧急,如果因为档案缺失而损失18年工龄,我真的不甘心,但也很无奈,因为实在拿不出相关的有力证据。所以现在只能靠省档案馆了,求求你们再想想办法帮帮我吧。”就在查档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,接待人员转变思路:“既然在1983年相关档案中查找不到,能否在1984年省广播电视局档案里找找其他佐证材料,譬如花名册、工资表之类的。”面对事关群众幸福生活的切身利益问题,党员带头展开“地毯式”搜索,最终将目标锁定在“1984年省广播电视局各部门工资表”这件档案,翻到省唱片公司员工工资表这一页时,温先生的姓名映入眼帘。接待人员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温先生:“1983年的相关凭证虽然没有,但找到了您1984年的工资单,工龄可能会少算一年。”隔着电话,温先生仍难掩兴奋和激动,他说:“已经很好了,少一年总比少18年好。太感谢你们了,我的工龄有救了,社保局曾经说档案馆出具的加盖公章的工资表属于有效凭证。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,你们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。”温先生到馆领取档案复制件时,带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。他说:“贵馆工作人员耐心倾听我要查找的档案内容,以专业高效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,反复为我用多种方法查找档案,终于找到了本人曾任职于广东省唱片公司的档案凭证。在这件事上,贵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体现了‘百姓利益无小事,我为群众办实事’精神,急群众所急,积极为民解困,增添了人民大众幸福感。在此,我要再次感谢贵馆的优质服务和热心帮忙。”
尽管为温先生找到了佐证材料,但能否帮助温先生顺利办妥工龄认证,始终牵挂着接待人员的心。6月1日,接待人员联系了温先生,他说:“贵馆提供的档案帮了我的大忙,社保局把我缺失的工龄全部补回来了。再次感谢您们,再次感谢广东省档案馆。”
无独有偶,浙江省湖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转业干部费先生,向我馆打来查档电话。他曾在广州武警某部服役,2012年4月被评为“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先进个人”,为落实相关政策待遇,特申请查找2012年4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教育部、体育总局、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的《关于表彰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》。我馆接到代查申请后,为费先生找出了这份档案,并提供了加盖档案证明章的复制件。费先生说:“我是2021年度的转业干部,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文说‘受过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个人,转业后工资待遇高定一档’,本人符合这项政策,有了这份文件,我就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落实政策。谢谢您们为我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!”
温先生和费先生,只是无数的档案利用者之一。近年来,档案的作用日益受全社会关注和重视,越来越多群众走进档案馆,有的为了编史修志,有的为了学术研究,有的为了办理社保,有的为了落实待遇,有的为了解决纠纷。无论群众有什么样的诉求,广东省档案馆始终以“档案工作无小事、百姓利益无小事、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服务理念,耐心细致查找,热情周到服务,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,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查档需求,充分实现档案馆的服务功能,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。
(广东省档案馆 周鹏涛)